新京葡萄最新官网(中国)集团有限公司

红色文化丨历史上的今天6月12日

2020-09-23


红色文化6-12

历史上的今天今天后的历史

思想高度决定价值高度

      1944年6月12日,毛泽东在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时作了重要讲话。他指出,中国共产党自抗战以来,一直“坚持国共与全国人民的合作,为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,建立独立民主的中国而奋斗”。他强调,“只有民主,抗战才有力量”,“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,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”。在答记者问时,毛泽东又指出,“民主必须是各方面的”,“我们认为全中国只有民主制度、民主作风,目前才能胜敌,将来才能建立一个很好的和平的国内关系与国际关系”。


      编后感:要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。


      1968年6月12日,中共中央发出指示,要求各级革命委员会在宣传毛泽东形象时,应注意几个问题:不要追求形式,要讲究实效;报纸平时不用毛主席像作刊头画;未经中央批准,不能再制作毛主席像章;禁止在瓷器上复制毛主席像;不要搞忠字舞运动;不要搞早请示、晚汇报等形式主义活动。


      1978年6月12日,我国现代杰出文学家、历史家、社会活动家、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在北京逝世。

      郭沫若生于1892年。早年赴日学医,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。“五四”时期,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,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《女神》,并与郁达夫、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。


      1924年以后,郭沫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。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,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。同年参加南昌起义,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      1928年旅居日本,抗战开始后回国,在周恩来领导下,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,从事抗战工作。历任《救亡日报》社社长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。这一时期著有《屈原》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,揭露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。

      1944年发表《甲申三百年祭》,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郭沫若又发表了《蔡文姬》等历史剧作。

      1923年6月12日至20日,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,大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。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本年1月12日通过的《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》,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,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。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定是正确的。其缺点是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、国民党的革命性和作用,而过低地估计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作用。党的“三大”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,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,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,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,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。


      编后感:实践证明,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,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最可靠的阶级基础。


      1999年6月12日,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“铱星”。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五十七次飞行,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,连续第十五次取得发射成功。这表明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性能可靠,独立发展起来的航天发射和测控技术日臻成熟。

      这次发射表明,我国与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符合有关各方的利益。中国发展航天事业,完全是为了和平开发利用空间资源,为人类造福。

      编后感: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。


      1987年6月12日,邓小平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斯特凡·科罗舍茨。在谈到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政策时,邓小平指出:“改革是全面的改革,包括经济体制改革、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。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,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。”


      邓小平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。他多次指出:如果“再不实行改革,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”。

      邓小平一再强调改革是全面的改革,他认为:“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是互相联系的。城市改革的同时,农村改革还要继续进行”;“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,相互配合。只搞经济体制改革,不搞政治体制改革,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。”他指出: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,“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,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,走弯路”。只有两个文明都建设好,“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”。

      编后感: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要深化全面改革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      2018年6月12日-14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,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,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,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,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

      习近平强调,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。建设海洋强国,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、认识海洋、经略海洋,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。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,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,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、落实在行动上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、美起来。

      编后感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


      2019年6月12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邀请,访问吉尔吉斯斯坦。

      习近平指出,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建交27年来,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中吉关系得到长足发展,形成了政治上高度互信、经济上互利合作、安全上相互倚靠、国际上密切协作的良好局面。中方愿同吉方分享治国理政经验,实现共同发展繁荣。很高兴双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正不断走深走实。中方愿同吉方携手努力,推动中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不断取得更多新成果,更好造福两国人民。双方要密切在上海合作组织、亚信等多边框架内协作,坚持多边主义,共同反对保护主义、单边主义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。

      编后感:共创、共建、共享、共赢,一带一路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,推动周边国家跨越式发展。